簡易打光流程

 

把以前發過的打光流程稍微整理過,順便比較新舊兩種上色的差異

 

用簡單的文字大概說明
圖片中會附上圖層欄,比較方便顯示畫面中的圖層屬性




 

底色:固有色
圖層屬性:正常(Normal)

灰底只是眼睛舒適度+避免選飽和度過高的顏色

 

 



 

陰影:正確來說是陰影的底色
圖層屬性:色彩增值(Multiplay)

除非是比較簡單的光影,不然的影子形狀我現在不在這層處理
(後面另外解釋)

 

 



 

打光:影子的形狀用遮罩畫
圖層屬性:加亮顏色(Color Dodge)

因為有用遮罩鎖定,所以對光源上色不會把的形狀抹掉


 

拿掉圖層屬性的時候長這樣:





 



打光2:加強陰影、飽和度
圖層屬性:覆蓋(Overlay)

 


兩個步驟打光的差異比較:



 





環境光+降低陰影濃度:需要區分前後關係的時候,比較不重要的地方降低對比

常用圖層屬性:濾色(Screen)、實光(Hard Light)、變亮(Lighten)

 

差異比較:





 整體打光流程大致是這樣:



 _____________

我繪製陰影從色彩增值改成加亮顏色的原因:

因為圖層屬性覆蓋(Overlay)在亮色部分表現不佳
在打光2的步驟常會發生深色過黑,然後像是白皮膚這種亮色做不出明顯的層次



 

 

現在的調整方式:

色彩增值(Multiplay)先決定好陰影色+控制黑色濃度
然後用加亮顏色(Color Dodge)打光



 

用加亮顏色的方式,陰影的過度區域會比較好處理,也可以增加一點光源色
最後追加打光2的時候就不用放太多精力在陰影層次的部分

 

上面的方法
色感好的人其實底色可以直接畫陰影色,這樣就不用多疊一層色彩增值

 _____________

 

其他範例(新): 壓黑->打光+調整

 






 

 

 

其他範例(舊):陰影->壓黑+調整











原串:https://www.plurk.com/p/oknlpe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