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來寫一些比較實用性質的東西
之前已經有在Plurk試先發了簡述
此外綜合了大家提出的問題及討論統整進行說明

原噗請參考這裡:http://www.plurk.com/p/epct9u




不懂自動柔邊是什麼嗎?請參考下圖



這樣瞭了嗎?


整張圖都被柔邊的狀況下作業
最終所呈現的是充滿朦朧美的成品





回過頭看第一張圖
為了解決此問題
原本PS第二隻筆刷是系統的預設筆刷之一
我調整了一下邊緣的銳利度,也就是第一隻筆刷
仔細去看的話可以發現邊緣式呈現銳利的鋸齒狀
雖然混色的效果看起來好像沒原先的融合
但用於顏色分界或是邊緣時清晰很多

畫起來的效果有比較好,但有限



第一張圖的PT筆刷,邊緣明顯比PS銳利許多
看起來也相當鋸齒......
Never mind,它的完成圖效果就是好&清晰


針對於完成圖清晰度的差異
單純使用口頭敘述可能不是很清楚
以下提供原圖供大家參考比較


作畫工具為PT
以下原圖





作畫工具PS
以下原圖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出差異?
我目前對於PS最終成品的解決方案只有使用濾鏡的銳利化


第一張圖的兩隻PT筆刷是我平常上色使用的筆刷
通常使用Digital Watercolor中的New Simple Water來打底色
因為它有良好的混色效果以及透明感
而筆刷本身跑起來也比較輕,不會像其他特殊質感的筆刷給電腦過大的負擔
適合大範圍上色

底色打好了之後才將圖層全數合併
接著使用Oil Pastels中的Round Oil Pastels來進行厚塗
它沒有那麼滑順跟透明,是屬於較厚實的色感
使用Oil Pastels上色最大的理由是它可以覆蓋顏色
因為Digital Watercolor無論是分圖層或是乾燥後都不能覆蓋底下的顏色,接下來上色都會變成疊加效果
除非使用PT的存檔格式rif,不然使用psd檔存檔基本上只要一關掉檔案就不在保有圖層濕筆刷的屬性了[圖層乾燥]

不過PT有個致命性問題
呃...或許不能這樣說,因為這是PT本身為了混色而產生的特性
因為這個特性的關係
PT並不是那麼適合像PS一樣多圖層混色,也就是為什麼我要合併圖層上色的原因[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質量輕]
那就是新開圖層畫出來筆畫有白邊
其原因是因為PT將透明的圖層,在進行筆刷混色時將背景預設為白色
所以在透明圖層作筆時邊緣就會被染上白色

這個問題可以藉由勾選圖層屬性的Pick Up Underlying Color來解決
但實際上還是有其他的問題存在




勾選Pick Up Underlying Color之後
PT只是將混色的背景改成下面一張的圖層
所以底下是什麼顏色,筆刷就會染上什麼顏色
它並不能像PS一樣保留塗層的透明度

所以假設你是要繪製保有透明背景的圖,例如人物
除非一開始你就已經將上色範圍的底色區域製作好
不然PT是不建議分圖層作畫的
後製作業會變得相當麻煩









另外介紹一下SAI
雖然我沒有用過它作畫,但一些混色的概念還是可以稍微比較

以下是SAI的混色系統



SAI的混色不是靠感壓的力道來決定混色強弱,而是筆畫停留的時間
你畫的用力,但筆畫太短也無法準確畫出你挑選的顏色
該怎麼說,我覺得不太容易畫出強烈的對比色
而與PS、PT截然不同的混色系統也是我遲遲無法適應SAI的主要因素......






最後介紹一下感壓設定
有人提到說PS的感壓效果並不強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我自己對於感壓的心得是
PS要有較佳感壓的話,需要把繪圖版本身的感壓調重一點效果才會好
以下為效果比較




感壓調重一格其實效果就相差很多
缺點大概就是長期使用下來下筆會變很重

順便一提,PT的感壓也是比較輕一點
我自己也是使用左圖的設定畫起來效果會比較好



當然也可能只是單純我下筆比較重的問題



另外附上還不錯的PS周邊

Blur's good brush 4.5
裡面有不少質感和混色筆刷
雖然實用性對我來說不高
但下載來玩玩還蠻不錯的

PaintersWheel
PT特有的色環
裝上PS後選色就變得很方便
不用色票點開來一個一個去試



總之大家做個參考
實際的效果就自己慢慢去試最準囉o/